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6-min.png)
2017-04-15 迁西 板栗网
原杨家峪3113号(1973年选优种板栗时,待选栗树逐一编号,此树即是汉儿庄乡北杨家峪村第3113号实生栗树,1980年初命名为杨家早),1989年更名为燕山早丰。但是现在,人们还是习惯于叫3113。
该品种早熟丰产性居县内现有品种首位,其树姿半开张,呈圆头状,分枝角度中等,果枝较长,叶长椭圆形,叶缘钝锯齿状。总苞小,栗蓬刺较密,9月上旬成熟,成熟时栗蓬呈“十”字开裂,栗蓬平均重47.2g,每蓬平均2.5个栗果,出实率41%,每公斤130粒左右,投影产量每平方米0.8公斤左右,成树平均株产44.5公斤。
栗果个头均匀,平均单粒重6.91克,皮红褐色,有光泽,茸毛少。
果肉含可溶性糖19.69%、淀粉51.34%、粗蛋白4.43%、Vc31.7mg/100g。母枝平均抽生果枝2.03个,每果枝平均结蓬2.42个,80%母枝可连续三年结果。嫁接后次年结果,三年后株产可达2.51公斤。
具有早熟、丰产、抗病、耐旱、耐瘠薄的特点,适应范围广,在迁西县内发展面积最大,据迁西林业局2004年调查资料显示,该品种占县内板栗总面积的70%。2005年前早已在全省推广,辽宁、山东、北京、天津、甘肃等省市引种栽培后,表现良好。适宜建园密度3m×4m。